“六一”儿童节总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一天,祖国的花朵尽情绽放,欢歌笑语荡漾在幸福的海洋,此起彼伏,托起孩子们一张张笑脸。 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儿,放学回家第一句话就是:“奶奶,我戴上红领巾了。”放下书包,就给我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还十分带劲地踏起步,唱起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合着孙儿的节拍,我也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奶奶,你也会唱我们的队歌呀?” “奶奶50多年前就会唱喽。” “那你知道红领巾为什么是三角形吗?”他想考我。 “它是红旗的一角。” “它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孙儿一看难不倒我,就去做作业了。我趁机鼓励他:“你是少先队员了,要更加严格地求要自己,努力学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等我说完,他就学着我的口吻把话题接了过去。 “知道就好。”看着孙儿戴着红领巾的背影,我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思绪随着洁白的云朵飞到了55年前的那个“六一”儿童节。 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我们在读的学校要年满9岁才能写入队申请,还得经过校革委会严格的“政审”才能加入。为了早日戴上红领巾,我除了门门功课争第一,还认真学习少先队的知识,甚至把“我戴上了红领巾”的作文都提前写好了。 但“六一”儿童节那天,校长宣布新队员名单时,我竖起耳朵仔细听都没听见我的名字。我知道,肯定又是因为妈妈是“右派”政审没过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