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是有世界影响力的国画大师,他的篆刻艺术也独具特色。美术史家、书画鉴赏家魏学峰评论道:“大千先生不以篆刻名世,但他的篆刻艺术入古出新,有笔、有法、有情、有魄、有意,应当在中国现代篆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 中国书画是融入“诗、书、画、印”的综合性艺术。作为治印的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许多艺术家都学习研究,张大千也不例外。他学习篆刻艺术时间较早,现在能见到其最早的篆刻作品,是1918年在日本为二哥张善孖刻的一方两面印“张泽印信”“善孖”,边款为“善孖二哥清玩戊午冬弟柄”。据张大千友人黄天才所著《五百年来一大千》记载,该印得自日本一个古董店。 黄天才还认为,张大千名正权,而“柄”可能是“权柄”引申而来,或许是他早年的别号。那时的张大千20岁,从两面印所展现出的具有浙派和古玺风格的传承及比较熟练的刀法运用,说明他学习篆刻艺术是有一些时间的。 较早的还有1922年为旅居上海的画家黄起凤(字晓汀)刻“晓汀”“起凤长寿”,1925年为辛亥革命元老谢持刻有“谢持之玺”。据书画家梅晓初回忆,张大千回家乡曾去看望前辈书法家谢保南(1848—1936),并治印二方“寝馈钟王”“桂湖居士”赠之。谢保南感慨道:“君将胜我。” 张大千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前期起,与二哥张善孖居住上海并创立“大风堂”,参加或参与组织许多书画团体活动,与海派及全国书画名家交往,其中许多也是篆刻大家。当时擅长篆刻的著名书画家黄宾虹就居住在他们楼上。同时,他参加并扬名“秋英会”,而“秋英会”中就有吴昌硕、王一亭等篆刻大家。1928年,张大千还参加了当时的金石书画家组织的“寒之友社”。该社由当时的教育家、金石书画家经亨颐与何香凝、陈人树组织成立,成员有于右任、黄宾虹、李叔同、丰子恺、潘天寿、方介堪等篆刻名家,一直坚持到193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