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奉为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在世界文化史上,孔子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及其主要著述《论语》对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伦理、教育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极其深远,自古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子以建构和谐的社会关系为价值取向,其思想核心是他的仁学思想。“仁”是《论语》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孔子的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构起来的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学说。在《论语》中孔子对“仁”内涵没有系统地阐述,只是因时、因事而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弟子颜渊问“仁”,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予以答复;弟子仲弓问“仁”,孔子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予以回复;弟子司马牛问“仁”,孔子以“仁者其言也讱”予以回答。这些答复表面上看没有系统性,但实际上是孔子针对不同语境对“仁”作出的不同阐释,其仁学思想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 “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最高的社会理想。 一、“仁者爱人”的平等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以血缘的亲情之爱为基础,推及到社会群体而形成人伦关系学说。孔子希望跨越尊卑贵贱的等级界限,建构起平等、和谐的人伦关系,因此,仁学思想是对等级制度的反拨。“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的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爱人”既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手段,更是济世安邦的目的,孔子周游列国所传播的正是这样一种治国理念。虽然,孔子的仁学思想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接纳,他本人及其门徒也不受待见,但作为一种理论学说,“仁者爱人”一直成为历代明君圣王的政治伦理目标。 “仁者爱人”源于推己及人的伦理起点。在孔子看来,社会政治精英应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在人格上获得自我完善,将道德自律意识转化为个体人格的德性,成为至善至美的“君子”。换位思考是修身的重要手段,在《论语·卫灵公》和《论语·颜渊》中孔子都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将自己的人生感受、生命体验推己及人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修身是使士大夫获得德性圆满自足的重要途径。 孔子还将“仁者爱人”的思想延及教育领域。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这是针对当时的贵族教育提出来的,春秋时期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导致了平民子弟无法跨越阶级的鸿沟。孔子希望打破教育领域的阶级壁垒,使教育资源惠及平民百姓。孔子不仅在理论主张“有教无类”,而且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主张。在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中各种社会阶层的人都有,其中有受过刑的残疾人漆雕启,有相貌丑陋的高柴,有长期生活在陋巷的颜回。有教无类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平民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