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礼记》(《小戴礼记》)里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经后世学者考证,认为是秦汉时期的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并不特别引人注意,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推崇,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四书”,《大学》便成为学界公认的儒学经典。宋代之后《大学》被官方确定为科举取士的必读书目。 “大学”即大人之学,意指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大学》是一部以培养政治精英为目标的教育哲学读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宗明义,阐述大人之学的宗旨是彰显光明的德行,并推己及人,教化民众革故鼎新、弃恶扬善,最终达到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这可视为儒家学派最高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 一、人格建构:修正其心 《大学》对士大夫的成长路径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认为政治精英需要经历知识积淀、身心修养到管理经验积累的过程,才能实现天下太平的政治目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孟子也有类似的表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在儒家先哲看来,士大夫自身的人格建构是建立外在事功的前提,士大夫只有做到心灵和泰,心中和乐,才能感化他人,让人感到安宁,即修己方能安人。因此,“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修身即修正自己的容颜、言辞、姿态和仪表,修炼自己的心性、品行和人格。 修身的前提是正心,正心就是要做到光明磊落、不偏不倚。《大学》举到了四种“不正”之心,克服这四种不正之心,是正心的重要方式。 “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忿懥”即勃然大怒。极端愤怒是人失去理智的表现,人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往往看不清事实的真相,往往会将过错推卸给他人,往往会将错误进一步扩大化,因此忿懥的情绪状态必定会使人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恐惧”即畏手畏脚。“恐惧”会使人瞻前顾后、没有担当、没有气度、没有胸怀,使人丧失基本的价值判断力,从而导致决策失误、行为失误,因此“恐惧”也会使人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好乐”即特殊嗜好。特殊的嗜好往往会遮蔽人的视野,使人沉醉于狭隘的视阈,从而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世界,因此“好乐”一样会使人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忧患”即患得患失。“忧患”类似于孔子所说的“小人常戚戚”,“忧患”容易导致没有勇气,在小事上斤斤计较,在决策时左顾右盼,因此“忧患”同样会使人不得其正。 修正其心是士大夫建构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既要摒弃鲁莽武断和畏手畏脚,又不能玩物丧志和患得患失。只有不断陶养自己的人品,做到不怒,不恐、不好、不忧,才能做到心胸坦然、堂堂正正,才能始终保持中正平和的情绪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