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桂林,就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秀美,因为这里有翠峰绿树,清流碧水。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相对比较落后。 当时跟随范长江来到桂林的于友回忆说:“桂林当时就像我们江南的一个小县城,只有一条主要马路。”说明桂林在那时经济并不发达。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新闻总署署长的胡愈之说:“山明水秀的桂林,本来是文化沙漠,不到几个月竟成了国民党统治下大后方的唯一抗日文化中心了”。 桂林是怎样由“文化沙漠”变为文化绿洲的呢? 1938年,上海、武汉相继沦陷,一大批文化名人撤离上海、武汉和长沙来到桂林,使这里成为文化名人集聚地,有郭沫若、夏衍、胡愈之、李四光等,其中也包括后来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的范长江。 为了收集范长江相关资料,笔者一行于2019年7月29日一早从内江出发,一整天奔波,到桂林时已华灯初上。夜幕下桂林显得十分静谧,远处隐隐可见桂林那独特犹如石笋的山峰,透过婆娑的树影缝隙可见桂林的水,水面映着夜晚的灯光,幽幽的、静静的。我们路过一个小湖,灯光倒映在水中,轻风过处,微波荡漾,这样的环境让人如置身于图画之中。 看到湖边一个介绍牌,我们得知此湖便是桂湖。我不知桂湖和当年范长江在这里开展“青记”和国新社工作时所在的环湖路有什么联系,因为环湖路给当时在这里工作的国新社、“青记”人都留下难忘记忆,不少人在回忆国新社这段历史中都会提到桂林的环湖路。 胡愈之在《忆长江同志》一开篇就写道:“1939年,桂林环湖路,长江。其时、其地、其人,是我再也忘不了的。”当时国新社总编辑黄药眠也在《回忆范长江和国新社》里,写到他同范长江坐在湖边闲聊的情景,范长江曾说过:“在抗日战争中知识分子要积极参加战斗,将来建国也要有革命的知识分子参加建设。”而当年作为国新社和“青记”的负责人范长江来到这里时,就住在环湖北路。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桂湖与那些描述中的环湖路十分吻合,难道这就是环湖北路吗?我想,当年范长江在这里走过时,他一定一边走一边思索,他为了“青记”,为了国新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深谋远虑,并把这些想法和思考诉诸于笔端,形成力举千钧的文章,发挥了“手无寸铁兵百万”的作用。 我们通过当地人了解到,当年的环湖北路和榕湖相连,后来当地政府就把环湖路统一更名为榕湖路。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建筑被日军炸毁,所以基本找不到当年的痕迹。据记载,1943年,国民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些房屋,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也曾作为机关单位的办公场所,现在成了桂林市政府住宅区,地址名称是榕湖北路12号。因为成了住宅区,设了门岗,我们不能入内。 从外面看去,里面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同普通的住宅小区没什么区别。只在离大门前方约十米的左方,有一块桂林市政府2015年竖立的石牌,上面标注着:“抗战时期,国际新闻社,桂林总社”,我们只能从这块石牌上确定这里是当年国新社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