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礼君在查询、研究高校情况 资料图 高考是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不仅事关国家人才选拔,也关系广大学生和家庭切身利益。高考临近,择校是学生能否如愿考上理想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是否能从事与自身性格、兴趣爱好及身体情况相匹配的职业的关键环节。 面对择校,高中毕业生有哪些困惑?又该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选择?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往届学生:内心希望和现实存在差距 家住内江高新区胜利街道的黎家俊在四川警察学院上大一。谈起一年前经历的高考,黎家俊觉得“就像坐过山车”。 黎家俊从小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这让他对写作和阅读很有兴趣。“自己心里一直想学编导,参加工作后就可以写影评、写剧本。”黎家俊告诉记者,当时父母尊重他的个人爱好,没有阻止,直到高考前三个月与一位老师的谈话改变了他的想法。 黎家俊回忆,老师告诉他,现实中的编导生活,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能随心所欲,且编导工作是高度依赖相关行业的一个职业,而以黎家俊的身体情况,非常适合公安警察的职业,工作后,同样能在其中发现真实生动的案例用于写作。 “让现实走进内心,才能做出更合适的选择。”黎家俊说,中学时期,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与社会接触少,对于现实大多是心中所想的“现实”,与真正的现实存在很大差距。 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廖慧慧身上。廖慧慧家住内江市东兴区,是四川大学的大一学生。 廖慧慧回忆,高中时期,她对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没有一点想法,一心只想着学习。 高中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时,廖慧慧考出了优异成绩。廖慧慧认定,只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就能有好工作。 在备考的最后两个多月里,她接受了一位老师的心理辅导及择校建议。廖慧慧好静,且记忆力很好。老师告诉她,以她的性格特性,可以选择学习法学、政治学,只要坚持努力,完全可以选择国内双一流大学。 不负所望,廖慧慧认真备考复习,最后以全市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考上川大政治学专业。廖慧慧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学习也不轻松,但却是自己擅长的“强项”,学起来很愉快。 学生家长:尊重学生意愿,不懂不参与意见 家住市中区交通路的魏卫国的女儿正在读高三。今年60岁的魏卫国已退休,他告诉记者,社会进步太快,他现在还不如女儿懂得多。 “女儿很乖,很自律,成绩在全校靠前。”说起女儿,魏卫国很称赞,但对于女儿即将面临的择校问题,他没法给出任何意见和建议。魏卫国表示,尊重女儿的想法,依照她的成绩和爱好来选择,只希望她不留遗憾就好。 采访中,记者发现,和魏卫国一样迷茫的家长不是个例,很多高中毕业生对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未来具体要从事什么职业也比较茫然,表现在填报志愿时盲目从众或者随意填报,不少家长甚至会和孩子一起纠结。 专家支招:结合自身情况,做最优选择 就学生面对的择校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家职业规划师、高考志愿规划高级专家陈礼君。他告诉记者,由于每个人的专业和知识领域所限,99%的家长和学生对择校等一些列问题并没有明确目标。 陈礼君指出,所有高中毕业生及家长在选择学校时,要考虑到4年后中国产业发展,及国内国际的就业形势。而成绩非常优秀的要考虑到未来7年至10年国内国际产业发展和就业形势。 具体来讲,理科生在全市排名前50名的学生,可以选择全国双一流大学。理科生在全市排名51至300名的,重点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性较强的大学,以及有区位优势的城市;排名在全市301至2000名的,要专业优先,地域次之。文科生排名全市前10名的学生尽量选择国内双一流大学,适当考虑大学所在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专业优势、就业形势。 陈礼君还针对理科生择校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建议,理科高中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动手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来分类择校。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经济学、理学和农学类专业;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动手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工学和医学类专业;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法学、教育学、文学和历史学类专业。 “总体来说,选择大学和专业一定要量体裁衣,且要以未来能就业为核心。”陈礼君强调,高考选校要非常慎重,家长在帮助孩子择校时,一定要考虑与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身体特质和选择专业、未来就业相匹配,同时结合学校“校友会”的影响力,提高未来就业的成功率。 |